{{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作者:林俐岑營養師
2024-08-14
當一個新生命瓜瓜落地來到這世上,第一件事就是張大嘴想要吃東西,此時最常聽到父母親表示孩子喝奶後,可能出現各種消化問題,深深困擾著寶寶與家長,於是希望透過補充適合的保健食品給寶寶吃,像是「益生菌」就是其中一種,進而保健寶寶消化道的健康。
嬰兒能吃益生菌嗎?多大適合吃呢?對於消化道有哪些幫助呢?這些問題都是家長們很關心的議題。
文章目錄
隨著嬰兒進入不同成長階段,補充益生菌可以帶來諸多好處,尤其在新生兒及幼兒期,益生菌對於建立健康的菌相環境、促進消化、提升嬰兒整體健康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幫助。
透過調節消化道內的菌相環境,益生菌的增加有助於吸收營養好菌,同時減少有壞菌滋生,避免消化道問題。對於新生兒尤其是剖腹產的寶寶,補充益生菌可以幫助早期建立健康的消化道環境,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成長。
益生菌有助於支持寶寶防護系統的平衡與調節。適量的益生菌可以增強寶寶的防護能力,在面對外在威脅時有更強的防護罩。
研究顯示,長期補充益生菌能有效舒緩敏感症狀,快速適應新環境。益生菌通過調節寶寶防護系統,降低寶寶身體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更能對抗外來挑戰。
寶寶的營養吸收與消化道健康密切相關,消化系統運作順暢,才能讓寶寶從食物中獲得充足的營養。當寶寶消化道內的好菌夠多,對於營養素的吸收也會更好,進而促進身體健康和學習發展。寶寶吃得健康、營養充足,成長自然更順利,對於未來的學習能力也有潛在的正面影響。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生理上的消化道是無菌狀態,而出生後的新生兒,第一個接觸到的就是母體的菌種,因此,母體的菌叢種類也會影響到日後寶寶消化道菌叢的建立情形。有研究發現,自然產的嬰兒其消化道內第一個接觸到的菌種來自於母體的陰道菌種,像是乳酸菌等;而剖腹產的嬰兒其消化道發現的菌種則是母體皮膚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等,這些一開始的不同烙印菌種會一直影響著嬰兒到長大成人,非常有趣!
除此之外,母體所製造的乳汁,除了抗體之外,也含有益生菌等其他珍貴的成分,所以餵母奶的嬰兒可以延續媽媽母奶內的抗體、益生菌等成分,藉此能夠讓嬰兒的消化道系統建立的更為完善。
稚嫩的嬰兒在一歲以前,其消化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時常會有消化道的問題,嬰兒在四個月前可能是餵以母奶或是配方奶,食物來源都非常單純,四~六個月之後,開始接觸副食品,食物攝取的種類開始增加,從出生後到這階段一直都在建構屬於自己的消化道菌叢,因此,餵母奶的小嬰兒不太需要透過補充益生菌來保健消化道,因為母奶內就有益生菌,但在開始接觸副食品之後,飲食及環境對嬰兒消化道菌叢的影響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就可以視嬰兒的消化道發育及需求,再額外給予補充適當的益生菌。
瞭解更多:嬰兒益生菌推薦補充階段
當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後,如果需要額外補充益生菌,市售產品眾多,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呢?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在身體內發揮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建議家長選擇專為母嬰族群研發的特定機能性菌株,如 K47 菌株和 CRL1505 菌株。以下是幾個挑選益生菌產品的關鍵要點:
優先選擇專門研究益生菌的權威廠商,這樣可以確保菌株的品質及安全性。
專門針對嬰兒消化系統需求的菌株,如 K47、CRL1505、LGG 等菌株,經科學研究證實有助於提升寶寶的消化功能及免疫力。
選擇成分單純、無甜味劑、香料或色素添加的益生菌產品,避免不必要的化學成分,讓寶寶無負擔地成長。
一些益生菌產品會加入如 DHA、維生素D、牛奶鈣 或 蔬果粉 等,這些成分對寶寶的成長發育也有加分效果。
剛開始接觸副食品的嬰兒不適合吞食膠囊或錠劑,因此選擇粉狀的益生菌較為方便,可以輕鬆添加至副食品中。
副食品階段的嬰兒,食物含水量減少,容易出現排便不順的問題。家長需特別注意寶寶的水分攝取及飲食均衡,尤其是蔬果的攝取,並可透過適量的益生菌補充來幫助改善排便問題。
特定的益生菌菌株不僅能維持嬰兒的消化道健康,長期補充還能調節生理機能,提升寶寶對抗疾病的能力。對於容易受季節變換影響的寶寶,益生菌有助於調整體質。
適合母嬰的特定益生菌不僅對嬰兒有益,對於孕期婦女及哺乳媽媽同樣適合。母乳中含有抗體和益生菌,哺乳媽媽補充益生菌,能讓寶寶透過母乳攝取,進一步幫助消化道菌相的建立與維護。
挑選適合的益生菌,關鍵在於菌株的科學實證與菌數的適量。例如,LR92 菌株被證實能減少嬰兒的哭鬧情況,而 CRL1505 菌株對於增強兒童免疫力效果顯著。通常建議每次補充 20-100 億 菌數即可,過量的益生菌人體無法完全吸收,會被自然排出。
此外,搭配益生質如半乳寡糖(GOS)能促進益生菌的活性和生長,有助於調整寶寶體質。同時,神經鞘磷脂等營養素也能幫助提升寶寶的學習發展。
挑選適合的益生菌,關鍵在於菌株的科學實證與菌數的適量。例如,LR92 菌株被證實能減少嬰兒的哭鬧情況,而 CRL1505 菌株對於增強兒童免疫力效果顯著。通常建議每次補充 20-100 億 菌數即可,過量的益生菌人體無法完全吸收,會被自然排出。
大部分益生菌對高溫敏感,暴露在太熱的水中,可能會導致其失去效果。不論是搭配在牛奶、蔬果泥、果汁、或是奶粉中一起食用,要確保奶液已經冷卻到適宜寶寶可入口的溫度內。一般建議溫度不高過於40度。
根據專家建議和實踐經驗,食用益生菌的時間並無嚴格限制,關鍵在於長期持續且適量地給予嬰兒益生菌,以幫助維護消化道健康。幾個適合的時間點也可以參考如下:
懷孕期間補充益生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孕期前到哺乳時期,母體的健康狀態也會影響著胎兒的成長和母乳的品質。在懷孕初期可能會遇到孕期的不適,而益生菌可以從消化道幫忙調整,緩解消化道不適、幫助排便,促進吸收等。進入懷孕中期,孕婦需要更多的營養來支持胎兒的發育,補充益生菌有助於維護良好的消化道功能,促進媽媽寶寶營養吸收,幫助寶寶的健康發育。至於懷孕後期和產後哺乳期,補充機能益生菌有助於為哺乳做好準備,保持母體和寶寶的健康。因此,從孕期開始,持續補充益生菌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