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努力飲控、運動,身體依舊沉重?
作者:安欣瑜 專科醫師
專科醫師給新手的真心話:先養好消化道,才能開啟並維持健康生活!
門診裡常遇到這樣的困擾:「我已經很努力在節食、運動,怎麼還是不動如山?」她們眼神誠懇,語氣有點無奈,甚至帶著一點自責。
其實,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許多人一起正在經歷的困境。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上網搜尋就可以立刻獲得幾百種方法,但越看越混亂,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意志力。
在門診我常提醒大家:如果你已經嘗試很多方法,卻都沒有看到改變,也許你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起點—消化道健康。
⸻
破除迷思:不是你吃太多、動太少,而是消化道沒準備好。看不到成效可能不是方法錯了,而是「消化道」這台機器根本沒上油,甚至生鏽了。
消化道不只是吸收營養的地方,它影響的其實是一整套身體運作系統:
• 消化道菌相混亂的話,身體更容易被「壓力進食」操控,讓人忍不住吃甜食、精緻澱粉
• 好菌不足時,營養素的吸收與代謝效率也會下降,再健康的飲食也事倍功半
如果這些基礎沒處理好,再多的方法都像是在「地基不穩的房子」上施工,努力全白費。
⸻
醫師給的日常保養三部曲:先從「養好消化道」開始!這是我最常在門診分享的三個方向:
1. 餵養好菌:從飲食中增加益生元、益生菌來源
蔬菜、水果、全穀類、發酵食物(例如優格、味噌、泡菜),都是好菌的「食物」。不需要立刻變成健康教主,只要每天多一點天然食物、少一點加工,消化道就會慢慢恢復元氣。
若真的容易忽略原型均衡飲食,日常也能用特定機能型益生菌,來幫助整體健康。像是幫助新陳代謝好順暢的「K21代謝益生菌」、幫助日常輕鬆好入眠的「PS128快樂益生菌」及幫助保持思考靈光的「PS23靈光益生菌」。
2. 減少壞菌喜歡的食物
過量糖分、油炸物、反式脂肪、加工食品等,這些都是壞菌喜歡的食物,會讓壞菌越養越旺。
3. 優化機能:養成健康消化道的生活習慣
每天補充足夠的水量(體重×30到35 CC)、每天活動一下流點汗、晚上盡量在11點前入睡,這些都是日常穩定菌相與代謝的重要基礎。但是越簡單就越不容易持續。
⸻
不要一個人硬撐,專業可以幫你省下很多冤枉路!
有些人試過很多方式還是卡關,這時候我會說:「你已經夠努力了,現在可以讓專業來幫你。」
如果你經常有排便不順、經前暴食等困擾,這些狀況可能與代謝平衡有關,也可能與消化道健康息息相關。但每個人情況不同,最重要的是——讓醫師幫你做出正確判斷。
在專科門診,醫師能透過專業檢查和完整問診,來協助你釐清目前卡關的可能原因,並根據體質與生活習慣,提供真正個人化的建議或治療方案。
「醫學」只是其中一環。有時候,也可能與心理壓力、飲食規劃有關,又或者是運動方式不適合身體當下的狀態。
⸻
給每一位想改變的你:從善待消化道開始,讓身體更輕鬆。身體不是敵人,它其實一直在默默努力,幫我們做好代謝平衡。你若願意給它一點時間與支持,它也會用穩定的能量回應你。
今年夏天,別再逼自己少吃多動到快崩潰,不如從一頓「讓消化道開心的飲食」開始!找回你喜歡的樣子,也許這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段重新認識自己節奏的旅程。
而我會在門診裡、文章裡,陪你一起走這段路。
▼ 推薦給需要養好消化道的你 ▼